“原本也没想着这事儿能成,就是过去碰碰运气,哪承想最后还就真成了?也是从那回,这司知青就得那位院士的青睐,蘑菇就是靠她指点的司知青,这回要办这个兔子养殖场,里面八成也有那位院士的功劳。”
“有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?之前是我错怪你了。”
“行了吧,认识多少年了说这个话。”
赵宏兵瘪嘴瞟了罗大庆一眼,有些受不了罗大庆这样:
“不过话说回来,以后你还是得多盯着点!别人没事,我就怕那个胡宝瓶,到时候说一套做一套。”
“放心吧!”
“那我回去了,在队里等你消息啊!”
“行,去吧!我也走一趟公社去。”
两位好友挥手告别,各自忙碌正事去。
赵宏兵返回生产队,罗大庆则是去了公社,他去公社不光是找公社干部把这件事过明路,更有其他事情的考量在。
比如现在是三队着手养兔子。
以后一队,二队,四队,也都会跟着养,兔子得吃口粮吧?
草料或者饲料,光靠草料的话,几个生产队附近的野草也禁不住吃,还得想想别的办法才行。
罗大庆边走边思忖,一路上神叨叨的。
时间流逝,很快两天过去,受罗大庆的点拨,在那天开完会的第二天,另外三个生产队就陆续组织人手动员过来三队这边,都是过来的帮忙的。
伐木的伐木,摔坯的摔坯,工作效率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,可把赵宏兵高兴得不行,明里暗里地把司宁宁夸了又夸。
夸她出了个好主意,让几个生产队的人有劲儿一起使,这才是集体暴富的捷径!
当然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其他三个生产队的壮劳力纷纷过来帮忙,还一个个的自带口粮,不要工分,不占三队一分便宜,这可急坏了三队那些原本拿着工分、时刻观望的磨洋工们。
这些人怕比不过外人,也怕活儿被外人抢走,回头有好事队长不带他们玩了,登时一个个的,也都牟足了劲儿的干。
而在生产队里忙得热火朝天,司宁宁和霍朗着手倒腾的鸭绒和兔皮也出了结果。
兔皮方便,霍朗虽然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土方子,但是成果还不错,司宁宁觉得计算成本,以目前这个情况来说可以沿用。
而鸭绒呢,上次司宁宁从水里捞出来的时候,还觉得有点鸭子身上那种特有的腥味,但是经过晾晒之后,那股腥味就没有了。
她事后不放心再次试验,取部分晒干的鸭绒放入水中浸泡,果不其然还是会有淡淡的腥味。
司宁宁反复用取石灰粉又浸泡的两回,那股味道才渐渐消失。
司宁宁也在试验之中得出结论,其实就是在清洗鸭绒的过程中,没有彻底将鸭绒毛管中的油脂去除掉。
以至于鸭绒稍微带点潮湿的感觉,毛管内内含的油纸就会和氧气发生反应,滋生细菌,引发异味。
经过反复的总结和计算,在没有更好的方式去除腥味前,浸泡鸭绒时的水和石灰粉比例最好是3:1。
以正常洗衣服、洗澡的大木盆来衡量,就是慢慢一盆水,最少要加入八两的石灰粉,以此类推,才能达到最好的去味、杀菌的效果。
生石灰粉接触到水会产生热量,在使用石灰粉达到一定数量时,就不能够再用手去直接撩动水,或者清洗鸭绒,需要借助其他工具,或者将盆内的水倒掉,简单过一遍水再去用水揉搓。
司宁宁边琢磨边记,边记边改良,直到又做了两次试验后,确定一切印证心中所想,才将完好的方案交到赵宏兵手里。
彼时生产队的兔舍已经建好了大半,整体面积莫约一百四十平到一百五十平方米,墙是乡里常见的土坯墙,为了节约成本,屋顶则选用的茅草顶。
就是加上房梁之后,搭建出屋顶的主脉络,而后先铺茅草,再抹黄泥,最后再在面上铺上一层今年的新稻草。
整体虽不如瓦片那样轻便,但冬暖夏凉的效果却是一样能够达到。
屋顶的费用大部分节约下来,但是窗户方面,考虑到敞亮和安全性,赵宏兵一分钱也没抠搜。
不仅装了玻璃,还花了一笔不小的钱专门从县里钢铁厂运回来一批钢筋,在窗户上镶了一圈防盗护栏。
这些经费,一部分是生产队往年多出来的公费,一部分是赵宏兵自家先掏的钱,还有一部分是赵宏兵跟大队借的。
赵宏兵是铁了心,非要干出个名堂来不可。
这中间为了这事儿,陈莲米还跟他吵了好几架,最终还是没能劝住。
不赞同也没办法了,钱借也借了,花了也花了,吵下去不是个事儿,陈莲米只能把火往肚子里压,暗地里求菩萨求老天爷保佑这事儿一定成,其他的,就也只能忍着脾气埋头干活了。
场地的问题解决了,接下来就是兔笼,除了其他几个生产队调动过来的人手,赵宏兵基本动员了三队所有年轻壮劳力,伐木,车木板,搭建置物架,制作兔笼等等。
那阵子最辛苦的不是那些年轻壮劳力,而是队里的老弱妇孺,因为生产队地里的活儿,基本都落在了她们的身上。
前前后后总计忙活了近两个月,兔舍终于完工,十多排架子先行摆进去,然后是兔笼,一个架子分三层,长两米,上中下总计能放12个兔笼。
十多个架子,就是一百多个兔笼,但实际上,目前现有的兔子只有三十多只,不少笼子都闲置了下来。
为了兔舍尽早走上正轨,赵宏兵跟知青点,还有队里几家先前换了兔子回去的人家都事先打了招呼。
一旦家里下了小兔子,满十二天断奶睁开眼睛以后,除了家里预留的份额,其他的都送去队里的兔舍。
在这期间,赵宏兵在队里物色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嫂,每天定时定点打扫兔舍。
另外又找了几个年轻的大小伙子和大姑娘,一边跟司宁宁取经学习怎么照料兔子,一边也附在巡逻兔舍,学习并实践观察。
赵宏兵始终觉得,年轻人的脑瓜子比他们上了年纪,又没怎么读过书的人要好使得多,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好,生产队未来的前景也罢,都是离不开这些后生哥儿的。
所以在学习技术方面,赵宏兵从来不藏私,他一直都很热衷培养人才。
这是本队情况,而另外几个生产队呢?
按照事先说的那样,罗大庆早就将公章刻好了,累积奖戳的小红本也给各个生产队送去了一个,之前三队搭建兔舍,大伙儿帮忙赵宏兵都看在眼里,因而应赵宏兵的说法,每个生产队都给盖了一个戳。
喜欢带着空间物资回到年代请大家收藏:(www.remen2019.com)带着空间物资回到年代热门小说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